马院要闻
马院要闻

我院举办思政课“中班授课、小班研讨”教改沙龙

时间:2017-12-27作者:浏览次数:28


12月27日我院在7B313会议室举办思政课“中班授课、小班研讨”教改沙龙,副院长龚志伟主持沙龙,梁立新作主题发言,我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沙龙活动并参与了讨论。

“中班授课、小班研讨”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趋势。沙龙主持人梁立新围绕以下几方面做了主题发言:

一、“中班授课、小班研讨” 教学模式改革的动因。首先,该项改革正当其时。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明确将中班上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推广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具体要求。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初稿)》中已将该项改革列为未来三年学院重点工作之一。其次,该项改革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同学们能够听清、听懂基本知识和道理,而且能够把知识和道理说清楚、讲明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培养学生具有这些能力的光荣使命,应为学生创造更多讨论和发表观点的机会。最后,该项改革符合我校、我院的实际情况。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效。但鉴于我校教学硬件的紧缺和我院师资力量的有限,实际中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中班上课、小班研讨既能改变单一大班授课的不足,又能克服改革面临的资源不足的困难。

二、“中班授课、小班研讨” 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和程序。作为一种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班授课、小班研讨”潜在优势,必须关注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和程序。首先,研讨前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主题是前提和基础。主题设计应以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紧密围绕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要设计一整套与“中班授课”相衔接、相匹配的“小班研讨”题目和案例。其次,研讨中老师细致耐心投入与正确指导总结是核心和关键。研讨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将主题发言、精彩点评和自由讨论结合起来。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问题、发表感想。再次,研讨后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探索提高是目的和保障。研讨环节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研讨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既要形成关于研讨问题的知识体系,包括基本知识、主要观点、相关结论、存在问题等,也要明确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继续研讨,研讨内容和方法还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改进等。

三、“中班授课、小班研讨” 教学模式改革的难点。首先,根据我院师资的整体状况,仍存在数量不够、经验不足的问题,难以适应“小班研讨”师资配备的实际需要。其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在现有的教学评价平台上难以实现、不便操作。

龚志伟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明年课堂改革的重点是“中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改革,各教研组要加强调研,研究出符合课程实际的实施方案。龚志伟还对期末考试工作作了部署。




(一审:方振宇;二审:姚建伟;三审:龚志伟)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