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学生工作

手执青春笔,谱写新篇章

时间:2022-12-09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封红艳/文点击:{动态点击次数}

百余年前,陈独秀曾寄语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的态度就是国家的未来,广大青年当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凝聚起恢弘的青春志气,迸发出磅礴的青春力量,以最美青春执笔,奋力谱写新篇章。

高擎信仰火炬,扬帆奋进。欲成事,先立志,远大理想是成才之基,它不仅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更提供了奋进的不竭动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可以说,我们如今所拥有的这一切,本就是有信仰的中国人用心与汗水创造的,用血与泪水换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砥砺报国之志,不负韶华。毛泽东26岁时曾立下誓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少年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的远大志向。这些革命先驱在青年时期扬起理想风帆,一路披荆斩棘、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谋幸福,成就一生伟业。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遇到前进中的困难、挫折、牺牲,就会抱怨、退缩、逃避;只有立大志、担大任,方能勇毅前行、激发更多潜能,不断攻坚克难。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吸取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在报国之志上做到远大、淡定与执着。百年前,中国青年用热血、用生命谱写“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时代强音;百年后,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从中华民族奋斗史中、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雄心壮志,矢志不渝、奋斗一生,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淬炼过硬本领,勇担大任。青春有梦,要明大德,成大才,要敢为天下先。青年是国家的灵魂,是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年轻人在实践中淬炼过硬本领。厚植担当精神,不负时代召唤,勇挑重担,敢于攀高峰、涉险滩,在大江南北、各行各业贡献着青春力量。我们的“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仅在30岁至40岁之间,他们传承老一辈航天精神,胸怀航天强国的抱负,苦练本领,开拓创新,一次次把中国科技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追求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事业平台中,融入到党和人民的奋斗事业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争做时代先锋,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当代青年要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培养敏锐的目光、清醒的头脑、智慧的力量。

当代青年应在守正创新中感应时代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要继续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新时代的青年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最好的时代也造就了最好的中国青年,最好的我们一定不辜负最好的时代,我们要向着红旗指引的方向,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开启未来,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担当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自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继续谱写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的青春华章!

(一审:封红艳;二审:周之新;三审:李鹏)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