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要闻
马院要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时间:2024-07-22作者:浏览次数:42

7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学校党委会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具体举措。

会议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对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部署进行了学习研讨。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彰显了党中央的坚强改革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党员干部带头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学在前、学在先,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会的内涵和精神;要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和暑期集中备课、暑期调研等,分教研室开展学习研讨;要组织开展好校内外的全会精神宣讲,促进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要及时将全会精神融入课堂,开展好形势政策课,多渠道融入思政课程中。

与会人员结合学院学科专业实际开展了热烈研讨。向云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决定》的主题主线和主轴,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者之间是目标、路径和举措的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联结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要从时代背景、历史方位、发展阶段和实践基础等方面来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质,“中国式”代表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时代性,强调民族性是为了标识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区别于国外尤其是西方现代化模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要超越西方式的现代化,超越现代化的“古今中西”之争。李鹏认为,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有助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进程。曹寄奴认为,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需要思考三大关系:一是中心任务与改革任务的关系,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二十大提出的中心任务;二是目标与动力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三是时间关系。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朱晓虹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部署。这次会议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和远见卓识。会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我们山区形成地方特色,更好的融入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思政课教师,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人才培养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并第一时间将全会精神带进课堂。

会议对学院下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和研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了具体部署。

会议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人文社科重要阵地,要组织老师专题研究,凝练研究方向,聚焦研究重点,结合地方实际,打造研究团队,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主任参加了学习会。

(一审:过其欢;二校:周之新;三审:李鹏)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