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

“行”在路上 “走”入内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

时间:2024-11-23作者:过其欢点击:{动态点击次数}

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功能,切实提升“大思政课”建设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1122日,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丽水学院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50余名师生前往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大均乡和澄照乡,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共话畲汉团结与特色发展”为教学主题,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


 


上午,师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景宁足迹,集体参观了鹤溪街道双后岗“进村调研第一站”党建展示馆和中国畲族博物馆。鹤溪街道双后岗村是典型的民族村,全村畲族人口占比达80%以上。2002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习近平把双后鿍村作为到浙江工作后,进村调研的“第一站”。师生在双后岗党建展示馆中先后走过双后岗历史沿革、总书记和畲村、奋进双后岗、民族团结筑繁荣等四个展区,通过展馆中的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生动视频和一幅幅图片图表,深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厚爱。



在双后鿍村会议室旧址,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复新开展现场教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的重要回信精神,详细讲述畲汉融合发展安居致富的故事。从全国贫困县到“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双后岗村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民族团结上,双后岗村保持畲汉团结一致、交往交融,实现了“双后岗之赞”;在特色发展上,双后岗村坚持促增收、壮产业、护青山,持续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畲民爱戴习近平总书记,将他的话记录下来,真正地实践在生产生活中,在政策支持下实现共同富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陶语嫣同学感慨说道。



接着,师生走进中国畲族博物馆,探访畲族发展变迁及人文历史。主展厅以畲族民俗特色为主题、畲族的发展史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畲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信仰、生产生活、环境聚居、饮食服饰与畲歌畲舞,馆内不但有丰富的流传至今的畲族陶瓷器、畲族传统服饰、生产工具、玉器、木雕等历史文物,还有各种让参观者切身体会畲族特色的项目体验,如学跳畲舞、学说畲语的小游戏。“情系畲乡,共绘民族团结。”——师生们在畲风民情中品味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魅力,进一步加深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感悟,增强了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下午,师生集体参观大均乡“畲乡之窗”,跟着讲解员的脚步,走进大均古街。铺设精巧的石板老街、工艺考究的砖雕门楼、旧式门窗的临街铺面、曲折相通的幽深小巷,这里不仅生态卓绝,环境幽雅,风光秀丽,而且民风浓郁,人文荟萃,尤其是畬族的婚庆习俗、传统服饰,独具民族特色。通过与畲族群众的亲切交流,师生们感受到了畲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善良,进一步加深了对畲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大均古街就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能深刻感受原生态的畲族人的生活日常”“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体现了畲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彰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学生们感受颇深,畅所欲言,踊跃表达了自己的参观心得。



随后,师生前往澄照乡金坵村封金山景区,探访畲乡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经济情况。在畲药共富工坊,马克思主义学院白祖纲老师开展现场教学,认真讲述景宁畲族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与特色发展的故事。2013年,金坵村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村,在澄照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目标要求,开展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以观光农业生态保健、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服务,激活乡村旅游经济。

思政课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石我们致力于打造高质量、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堂,为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激励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陈复新书记说。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牢固树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念,坚持把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并将继续依托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一审:过其欢;二校:周之新;三审:李鹏)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