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学生工作

才聚丽水,众里寻你——丽水学院“校园引才推荐官”——杨月

时间:2025-03-12作者:王晓帆、苏杭、陈姿伊/文浏览次数:100

人物简介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2级毕业生,曾任丽水学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丽水市文元学校社政老师。

信念为炬,职守作帆

“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四年前,杨月因对教育事业的纯粹热情和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而选择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教育探索之旅。

本科学习期间,杨月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在课堂上,她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学术问题,思维的火花在一次次激烈的讨论中碰撞绽放。课余时间,图书馆成了她的“第二课堂”,她一头扎进《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原著中,逐字逐句研读,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邃内涵,努力筑牢自己的理论根基。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她不断进行模拟课堂训练。从最初走上讲台时的青涩紧张、授课磕绊,到后来将苏格拉底“产婆术”融入模拟课堂,熟练自如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设计课程,这背后是她无数次的精心备课、反复演练。正如她在访谈中所言:“思政教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让真理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自然生长。”

躬行砺剑,实战淬锋

为胜任教师岗位,杨月展现出超前的职业规划意识:她潜心钻研教学内容,系统梳理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共计14 本教材,深入剖析每本教材的编排逻辑,精准把握各个知识点,力求做到融会贯通。同时,充分利用学习网站的丰富资源,认真观摩上百节优质课例,仔细揣摩不同授课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课堂节奏把控以及师生互动环节的精妙之处。在此基础上,杨月凭借自身的努力,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详尽教案资源库,为今后的教学实践积累了宝贵财富。

在教学技能打磨方面,杨月同样不遗余力。她主动联系在职教师,虚心请教,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打磨说课技巧。在职教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指导,让她受益匪浅。连续多年,杨月踊跃参加校教师技能大赛,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展示,从教学语言到肢体动作,她都精益求精。凭借扎实的功底与出色的发挥,她屡屡斩获佳绩,教学能力也在一次次的竞赛中得到全方位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构建的“理论 - 见习 - 实习 - 竞赛” 四维培养体系,为杨月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在莲都区中小学的课堂实践中,她将所学教育理论巧妙地融入每一堂课,通过真实的教学场景,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班主任工作模拟中,她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与疏导,她都亲力亲为,深刻领悟到 “立德树人” 的真谛。

这些丰富且扎实的经历,让杨月在应聘时面对无生试讲、即兴说课等考核环节,能够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在无生试讲中,她凭借生动的教学语言、清晰的教学思路,将课程内容演绎得精彩纷呈;即兴说课环节,她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教学方法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都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杨月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叩响教师岗位的大门,向着成为一名优秀思政教师的目标坚定迈进。

夯基筑梦,擎旗新征

如今站在文元学校的三尺讲台,杨月将大学期间积累的融媒体运营经验转化为“时政微剧场”“红色vlog创作”等创新课堂形式,并运用深受“Z 世代” 喜爱的鲜活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思政故事,使原本略显枯燥的思政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她始终铭记马院教授的箴言:“思政教师既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她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围绕乡村振兴展开调研。他们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挖掘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难题与机遇,这让杨月深切领悟到教育所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为学生成长负责、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未来,她计划通过“行走的思政课”项目,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企业,在实践中培育家国情怀,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展望未来,不断向前

从团学组织的宣传骨干到基础教育一线的思政教师,杨月用四年时间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的蜕变。她的成长历程印证着:当个人的教育理想与时代的育人使命同频共振,青春便能在塑造灵魂的事业中绽放永恒的光华。正如她在教案扉页写下的誓言——“以真理为舵,以仁爱为帆,载着学生驶向星辰大海”。

(一审:王晓帆;二校:过其欢;三审:李鹏)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