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年度盛事,承载着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其传递出的精神对各领域发展有着深远指导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把握时代脉搏,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活动,推动两会精神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团学骨干深学细悟,凝聚青春共识
为促进马院团学更科学地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更精准地把握时代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团学干部开展“学报告·明方向”专题学习会。会上,主讲人董奔辉紧紧围绕会议核心要点展开分析,针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关键任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使团学干部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政策对国家发展全局以及个人成长的重要价值,深刻理解政策背后的战略考量与实践要求。
院团委副书记黄溢楠同学表示:“组织此次学习旨在使马院团学干部对国家发展战略有更清晰的认知。希望大家深刻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团学干部,我们肩负着为同学们谋福祉、为学院发展添砖加瓦的重任。”
党员先锋结对宣讲,激发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启动“党员进寝·共话成长”专项行动,旨在打通两会精神传播“最后一米”。学生党员们组建“共同富裕”“法治中国”“文化传承”等6个宣讲小组,面向全院寝室开展精准化、分众化微宣讲,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思想引领更有“生气”。
针对高年级学生,以“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坐标”为主题,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千万工程”、“科技兴农”等关键词,用思维导图拆解政策内涵,鼓励同学们积极为乡村教育振兴做出自己的小小贡献。面向大一学生,则深度解析“教育强国”与学业规划的内在联系,引导探究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宣讲团队主要侧重将政策文件转化为青年行动指南,理论进寝,青春对话,把宣讲从报告厅搬到床头柜,用青年视角破译政策密码,让“国之大者”真正入脑入心。
青年党员深悟理论,共促思政融合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着重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指示,学生党支部书记王晓帆为青年党员上了一堂“从春天出发向未来起航”主题党课。
为了切实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王晓帆分享了诸多生动案例。在湖南开展的“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华南农业大学开设的“农耕文明大讲堂”,将智能农机引入思政课堂,这些案例启发党员们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深化思政教育,大家围绕如何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中践行思政教育理念展开热烈讨论。
青马宣讲多维联动,传递时代强音
3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宣讲团走进全院各个班级,以“数说两会”“金句解读”等生动形式开展理论宣讲,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与体会两会内容与会议精神。
宣讲员陈心如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概况”与“政府工作报告”两方面展开阐释,不但展示了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PM2.5浓度下降2.7%”等民生成绩单,更深入解析了2025年“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等十大任务。同时,青马宣讲团注重将青年生活与两会内容结合,使同学们在日常中感受两会精神,体悟时代责任。同学们在会后纷纷感慨道:“原来两会政策与我们专业发展、个人生活紧密相连!”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分层分类、多维渗透的方式,将两会精神从“书面语”转化为“青年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鼓励马院青年学子既做‘学’的主角,更当‘做’的主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持续磨砺自我、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王晓帆;二校:过其欢;三审:李鹏)